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因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会西宁。青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东南亚称湄公河)的发源地。
青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繁多。省内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青海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每年春季,约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来的十多种候鸟在湖中鸟岛上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罕见。
青海产盐。茶卡盐湖无疑是青海目前最负盛名的旅游地,是中国的“天空之境”。它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盐湖水域宽广,银波粼粼,漫步湖上犹如漫步云端。与国内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
世界著名的三条江河集中发源于一个较小区域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青海省也由此闻名于世。长江源头景色秀丽,几十米高的冰塔林耸入晴空,绵亘数十里,婉如一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黄河源头风光宜人,水草丰美,湖泊、小溪星罗棋布,甚为壮观。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适于探险性漂流。三江源拥有的大山、大江、大河、大草原、大雪山、大湿地、大动物乐园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汇集了藏传佛教、唐蕃古道、玉树歌舞、赛马节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节庆活动,有文成公主庙、桑周寺、新寨嘉纳嘛呢石经城、囊谦县达那寺和格萨尔王三十古塔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被称作“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的孟达林区,虽地处西北温带内陆,林区内却生长着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540余种。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由许多独立的佛塔、殿宇、经堂、僧舍组成,是藏汉结合式建筑群。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青海有旧、中、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众多的宗教建筑群;历代的文物古迹;动物岩画和宗教岩画;悠扬的民歌“花儿”,奔放的藏族歌舞,抒情优美的土族民间舞蹈《安昭》、《纳顿》;民间佛教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画“唐卡艺术”,酥油花艺术;独具特色的民间刺绣。
花儿又名少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于甘肃临夏。青海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青海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闲暇时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秋收前将举行花儿会,会期四到五天,会场摆设擂台举办歌手大赛。当地百姓登山对歌,即兴演唱。此外,还有藏族的燃灯节、热贡六月会,土族的波波会。这里也有穆斯林,过伊斯兰教三大节日。
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即使是一些源自内地的食品,在青海也经过创造和改良,融入一种浓厚的高原气息。
青海特色美食有手抓肉、烤串、尕面片、焜锅馍馍、羊肉汤、拉条、干板鱼、羊肠面、牛肉干等。青海人民在饮品上喜爱茶叶和青稞酒。甜点三宝有酿皮、酸奶、甜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