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体验
江苏省
江苏
分享至:

  江苏省东临黄海,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全国唯一所有地级行政区都跻身百强的省份,省会南京。江苏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理上跨越中国南北,气候、植被南北差异明显。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征,自古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说到江苏不得不提到江苏的经济。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是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江苏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首位,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古镇水乡、千年名刹、古典园林、湖光山色、帝王陵寝、都城遗址应有尽有。截至2019年底,江苏有4处世界遗产,分别是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大运河、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另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徐州汉楚王陵墓群、明清城墙正在申遗。有5A级景区24家,分别是南京的钟山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苏州的周庄古镇、同里古镇、苏州园林、金鸡湖景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无锡的中视影视基地景区、灵山大佛景区、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常州的环球恐龙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徐州云龙湖风景区、连云港花果山景区、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洪泽湖湿地景区等。另有4A级景区超100家、4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地质公园、21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海洋公园、27处国家湿地公园、60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所有旅游资源按照地理区块被分为长江旅游区、太湖旅游区、运河徐海旅游区三部分,游客可根据方便进行选择。

  文 化

  50万年前,南京汤山就有古人类直立南京猿人在此活动。六七千年前,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如南京湖熟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淮安青莲岗文化、高邮龙虬文化、海安青墩文化、苏州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常州圩墩遗址崧泽文化、连云港藤花落遗址龙山文化等,五彩缤纷,星罗棋布。草鞋山遗址发现的中国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马家浜文化水稻田距今约有6000年历史。

  如今的江苏文化继承了几千年来华夏文明中的吴韵汉风,主要由“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徐淮文化”、“海洋文化”等组成。虽在战国时期也有徐州为中心刚强雄浑的楚汉文化,但江苏更多是细腻柔和、吴侬软语的吴文化,主要集中在靠近太湖的苏、锡、常地区;还有以河多水多、船多桥多的扬州为中心,清新优雅与豪迈超俊相结合的淮扬文化,以南京为中心兼容并蓄的金陵文化,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为中心,勇于开拓、大胆开放的海洋文化。

  江苏素有“二胡之乡”美誉,“江南丝竹”是最富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古琴艺术在中国具有突出地位,先后形成常熟虞山琴派、扬州广陵琴派、南京金陵琴派(金陵派)等重要的地方性音乐流派。江苏流传的民歌有12800余首,有六合民歌《茉莉花》、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广为流传。历史上产生过大小曲种50余种,现尚存20余种,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徐州琴书、南京评话、海州五大宫调都是代表性曲种。

  截至2021年,拥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淮安、无锡、南通、泰州、常州、常熟、宜兴、高邮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有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截至2017年已有世界级非遗10项、国家级非遗125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32名、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1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5个、非遗研究基地1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个。

 

  美 食

  江苏菜简称苏菜,主要以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组成。江苏菜的四种主要派系与地区文化挂钩,地理上有较高的重合度。作为一个整体的苏菜起始于南北朝、唐宋时,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

  金陵菜是指以南京(别称金陵)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又称“京苏菜”。起源于先秦,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民国发展至顶峰,名门望族设宴无不以“京苏盛宴”为傲。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功精细,善用炖、焖、、烤、煨等烹调方法,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讲究刀工,擅长火功,兼取四方特色,适应八方之味。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金陵菜讲究七滋七味,鲜、烂、酥、嫩、脆、浓、肥,酸、甜、苦、辣、咸、香、臭。以咸为主,咸甜适宜、酸而不涩、苦而清香、辣而不烈、脆而不生、浓而香醇、肥而不腻、淡而不薄。

  淮扬菜发源于扬州、淮安,是长江流域的扬菜和淮河流域的淮菜的集合,自然就以江湖河鲜为主料。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以“和、精、清、新”为理念,讲究本味本色,追求妙契众口,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讲究刀工,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清鲜、略带甜味。也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梁溪脆鳝等。

  苏锡菜发源于苏州、无锡地区,有时又被细分为苏帮菜(苏州菜)和锡帮菜(无锡菜)曾流行于东到上海,西到常州的江南地区。苏锡菜常用酒糟调味,擅长各类水产,口味偏甜偏清淡。花色精细,浓中带甜,尤其鲜香酥烂。

  徐海菜是自江苏省徐州向东沿陇海铁路、徐连高速铁路至连云港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连云港古称海州,故这一区域称为徐海,起源于秦汉时期。原近楚汉风味,肉食五畜俱用,水产以海味取胜。菜肴色调浓重,口味偏咸,习尚五辛,多用煮、煎、炸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联系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